日前,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到2026年,力争实现产业链现代化“1269”目标,即: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电子信息、铜基新材料、锂电和光伏新能源、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航空、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6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
其中,《江西省建材产业链现代化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明确提出:永丰重点产业集群为非金属矿深加工:强化资源利用,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山整合开采、多层优选、分类使用。推动产品从单一的粉体向浆体、母粒、粉体、胶粘剂发展,促进产业集群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需求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加快萤石产业提质升级,推动莹石矿从矿山开采浮选向半导体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级氢氟酸、高纯氢氟酸等含氟电子化学品。
弋阳重点产业集群为非金属材料(钙制品精深加工)。突出节能利废、轻质保温、空心化和复合化方向,推进重钙、轻钙产业升级提标,重点发展水泥、氧化钙深加工、食品和医用氢氧化钙、纳米钙、装饰材料等产品。支持龙头企业拓展装配式建筑、石灰石精深加工,推进新材料产业园、巴顿环保、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打造省级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竞争力和安全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全省建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基本思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总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重点,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融通资金链、畅通人才链、提升政策链,着力项目强链、企业固链、集群壮链、科技畅链、数字赋链、绿色融链、服务稳链、开放促链,推进建材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集群化,努力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建材产业基地,为实现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目标。通过4年努力,建材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取得突破,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加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6年,规上企业超3000家,培育过百亿元企业2-3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家;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突破10个,过500亿元产业集群3个;全省建材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500亿元,其中,水泥产业链力争达到1600亿元、建筑陶瓷产业链力争达到700亿元、玻纤产业链力争达到200亿元。
1. 水泥产业链。以九江、上饶、赣州、宜春、萍乡为重点,依托链主和龙头骨干企业,推动水泥产业链向骨料、商混、装配式建筑等进行“垂直一体化”扩张,形成“砂石骨料+水泥制造+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发展快硬水泥、低热和中热水泥、膨胀水泥、耐火水泥和满足特殊工程、特种环境、新领域的高端特种水泥。
2. 建筑陶瓷产业链。以泛高安地区为重点,以园区(基地)为载体,鼓励创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园,加快建筑陶瓷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陶瓷复合保温装饰一体板等绿色化、复合化、功能化产品,发展泡沫陶瓷、陶瓷透水砖和轻质保温装饰陶瓷砖、节水型卫生陶瓷等高端陶瓷产品。
3. 玻纤产业链。以新型复合材料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玻纤复合材料制品产业园建设。以濂溪玻纤、上犹玻纤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等无机纤维,支持发展大尺寸异形截面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电子基材。
1. 安义铝型材。实施“强龙头、链群配”战略,推动安义铝型材由普通建筑型材向高档建筑型材和工业型材、工艺型材转型,向下游工程幕墙等终端产品延伸。推广“互联网+工业”发展模式,加快铝型材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进门窗铝材研究院、学院建设,搭建铝型材交易服务平台,提升集群市场竞争力。
2. 高安建筑陶瓷。加快实施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及改造,建设一批智能车间、数字工厂。强化陶瓷品牌建设,推动高安建筑陶瓷创建区域品牌。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重点引进一批熔块、色釉料以及产品开发设计、营销策划等专业配套企业。强化原材料制粉、瓷砖成型及烧成、产品应用等重点领域的新产品研究和新技术攻关,提升高附加值功能性陶瓷产品占比。
3. 湘东工业陶瓷。鼓励中小企业依法依规通过联合、并购等形式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重点发展化工、环保、冶金、机械等工业陶瓷产品,加速发展蜂窝陶瓷填料、泡沫陶瓷、刚玉质微晶陶瓷、氧化锆陶瓷、碳化硅陶瓷等高技术陶瓷产品。推动建设运行高端创新平台,增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4. 上犹玻纤。重点引进电子基材、覆铜板、现代家居等终端应用产品项目,发展耐高温、防火、轻质高强等特色功能产品。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工程,引导企业增资扩产、技改升级。加速推进在建重大项目达产达效,提升产业综合实力。依托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深化玻璃纤维与防火阻燃、隔热保温、电子信息、运动保护等新型材料融合发展,推动玻纤应用领域加速拓展。
5. 濂溪玻纤。大力发展三万吨以上池窑拉丝,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引进一批玻纤下游产品和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形成配套的玻纤新材料产品市场。重点拓展玻纤纱、电子布产品种类和产能,大力发展超薄布及极薄布,鼓励开发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
6. 永丰非金属矿深加工。强化资源利用,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矿山整合开采、多层优选、分类使用。推动产品从单一的粉体向浆体、母粒、粉体、胶粘剂发展,促进产业集群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需求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加快萤石产业提质升级,推动莹石矿从矿山开采浮选向半导体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级氢氟酸、高纯氢氟酸等含氟电子化学品。
7. 弋阳非金属材料(钙制品精深加工)。突出节能利废、轻质保温、空心化和复合化方向,推进重钙、轻钙产业升级提标,重点发展水泥、氧化钙深加工、食品和医用氢氧化钙、纳米钙、装饰材料等产品。支持龙头企业拓展装配式建筑、石灰石精深加工,推进新材料产业园、巴顿环保、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打造省级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8. 安源海绵产业。大力打造海绵产业园区,全面提升海绵产业集群配套水平,引导龙头企业向透水铺装、雨水收集、渗排管道、调蓄设施、蓄净水设施、海绵工程装备等海绵产品生产企业转型。重点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升级发展玻璃及制品、水泥及制品。
(一)实施项目强链工程。围绕重点子产业链,制定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项目清单,加快推进填平补齐。紧盯产业链技改、新建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玻纤新材料、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大规格釉面砖智能生产线、水泥熟料生产线“拆二合一”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产业链“断链”连通、“细链”增粗、“弱链”变强。聚焦萤石、黑滑石、发电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领域,找准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固链重点环节,抓紧谋划、储备、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打造一批新的标志性产业链。
(二)实施企业固链工程。实施链主企业培育计划,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形成5-10家产业链领航企业,推动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挂牌上市。大力推进建材产业链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分类建立建材领域培育企业目录,每个细分领域培育1-3家链主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围绕链主企业,采取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培育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巩固和抢占建材行业细分市场。
(三)实施集群壮链工程。开展产业集群提能攻坚行动,坚持产业园、基地、集群三位一体,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带动作用突出的产业集群。重点推进安义铝型材、高安建陶、上犹玻纤打造过500亿级产业集群,推进于都新型建材、分宜数字建材等一批产业园区(基地)建设,推进濂溪玻纤、永丰碳酸钙等优势集群规模壮大,推动弋阳碳酸钙新材料、广丰黑滑石、进贤钢结构等争创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切实提升产业集群带动力。
(四)实施科技畅链工程。立足产业链比较优势,加快完善产业创新体系。鼓励产业链融通创新,编制建材产业链核心共性技术攻关目录,加强核心零部件、核心原辅料、工业基础软件等协同攻关,增强技术、工艺、产品竞争力,实现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打造创新平台矩阵,引导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及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推动创新平台增量提质,到2026年,培育省级综合创新平台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左右。
(五)实施数字赋链工程。大力实施建材产业链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广应用窑炉优化控制、智能仓储物流、设备巡检维护、在线监测检测、批量个性定制、产品质量追溯、数字设计运营等先进技术,促进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推广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推进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年,打造数字化标杆示范企业30家左右,力争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
(六)实施绿色融链工程。深入落实建材产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严格落实新增产能管理政策,强化总量控制,加快低效产能有序退出。重点实施高耗能高碳排放的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开展水泥、陶瓷、玻纤低碳技术改造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工作,建立绿色建材产品名录,力争绿色建材产品达到100项以上。组织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材消费。推动绿色制造标杆创建,力争新增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50家左右。
(七)实施服务稳链工程。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建材产业链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鼓励发展工业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推动建材产业链由单一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加快业态和模式创新。支持链主企业牵头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产业链上企业生产、技术、产品、市场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实现错位协同发展、共生共赢。鼓励链主企业、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院所等开展标准研制,促进建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八)实施开放促链工程。编制建材产业链招商指引,聚焦陶瓷、玻纤等领域头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鼓励建材产业链企业开展跨省域及国际合作,推动技术、装备、产品、服务走出去。支持建材企业在标准、认证、智能化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开放合作中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作用,统筹建材产业链重大事项协调、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找准定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产业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服务落实。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协同推进列入相关规划和产业链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健全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为快速推进重点项目落地提供高效服务。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为产业链发展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三)加大政策扶持。统筹引导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产业链汇聚。发挥现有专项资金引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