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回顾】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探讨

半岛彩票:【文字回顾】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探讨
2024-01-27 01:21:18来源:半岛彩票平台APP 作者:半岛彩票手机APP

  #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雪球基金直播节来啦!基金学习大礼包派送中:年度好书免费邮到家+雪球独家策略报告限量送,点击直播间弹窗/直播回顾下方卡片,添加小雪入群后,基金学习大礼包立马拿到手!

  局外人—苦行僧:大家好,我是局外人—苦行僧,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借助雪球直播节的平台,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投资机会。

  虽然今年以来的行情持续下跌,大家的情绪都相对悲观,但是结合国际国内经济、政策、情绪等方面的因素,我还是非常赞成雪球直播节的主题的,就是好事正在蓄力。越是下跌越是我们浪底淘金的时候,否则冬天不敢播种,秋天怎么获取收获?

  在前期雪球的预告中有位球友问我,下一轮牛市的主线是什么,其实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预知答案。展望未来,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碳中和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行业,都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但是今天我想要切换一个视角,个人认为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下,国产替代是我们眼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也是时代发展形成的必然趋势。顺着这个视角和这条主线去思考,相信就能发掘一些中短期内不错的投资机会。

  下面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国产替代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当然今天所讲的内容都是我个人关于投资方向上的一些思考,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投资还是需要大家自主挖掘和决策。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国产替代的趋势演变,我们要知道国产替代的来龙去脉。第二个是国产替代能够带来哪些投资机会,我们需要知道它的整体轮廓。第三个是关于一些国产替代重点行业的投资思考,因为到最后我们还是需要聚焦到投资上。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的第一块内容,国产替代的趋势演变。

  国产替代的趋势演变,我想分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个先讲一讲近年来的国产替代趋势演变。国产替代这个概念是从近几年来才被市场充分发掘和重视的,其中的导火索就是外部有关芯片的一些禁令,伴随着外部对我们芯片围堵措施的不断升级,国内自主研发的观念也是在持续觉醒,国产替代趋势也是在加速演进。

  这一轮国产替代趋势演变的开端,最早要追溯到2016年。具体的演变进程就是以下这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6年美国以安全为由阻止中芯国际收购爱思强的交易,2017年又以违反伊朗制裁为由,对中兴通讯实施了严厉的罚款和禁令,导致这家公司一度陷入停产危机。到了2018年又以同样的理由对华为及其七十多家关联企业实施了出口管制。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和产品。2019年又将8家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禁止他们购买美国技术和产品。

  从2020年之后的这三年多的时间,更是变本加厉,从对企业的限制逐渐扩展到了对整个国家半导体行业的限制,持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我们芯片产业的新规定,我拉了一下,大概列举下面十个方面:

  第一限制台积电等国外芯片厂商向华为提供7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产品,第二限制中芯国际等中国的芯片厂商使用美国的技术,生产5纳米以下制程的芯片产品。第三限制中国购买荷兰阿斯麦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这是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第四限制中国购买日本东京毅力科创生产的化学气相沉积机,这是生产3纳米以下制程芯片需要的关键设备。第五限制中国购买德国赫尔墨斯微电子生产的电子束检测仪,这是检测芯片缺陷和质量的重要工具。

  第六限制中国购买美国应用材料、兰姆研究和克斯创等公司生产的其他芯片设备和材料。第七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制程下的高算力人工智能芯片,包括禁止英伟达、AMD等美国公司向中国销售此类芯片,美国技术下的海外Fab厂进行流片。第八限制使用美国相关人员为中国半导体提供支持,包括美国公民、在美华人、绿卡持有者、在美国成立的公司等。第九限制使用美国相关软件为中国半导体提供设计服务,包括比较著名的EDA和CAD这些软件。第十计划出台限制美国资本在高科技领域对华投资,包括半导体、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特定的人工智能系统。

  这些只是我列举的十个方面,事实上相关的限制措施比这还要多。在这样持续升级的限制之下,国内在各个卡脖子领域的自主可控的观念也是在持续觉醒,技术研发和资本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国产替代的步伐也是在加速迈进。这就是最近五六年以来国产替代的演变趋势。

  但国产替代仅仅是这几年才出现的吗?其实不是的,所以下面我就讲第二个部分,站在长期视角上的国产替代。

  站在长期视角看待国产替代的趋势演变,中国国产替代历史进程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它与中国的产业升级始终是相生相伴的,也就是说从改革开放之后的产业升级开始,我们的国产替代就开始了。上面说过的高科技领域,卡脖子推动的国产替代来说,在2008年的10月份,当时微软就通过电脑通知国内的用户,如果使用盗版office,电脑不仅会每小时黑屏一次,还会永久弹窗提示,你用的是盗版软件。当时就有这样一件事。

  当时央视用八个字形容这个事件,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当年跟柳传志有过著名的贸工技还是技工贸路线之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向业界高呼,没有自主可控的软件,保障信息安全就只是空话。最后虽然微软的黑屏行动在我们的反对下最终没有实行,但是这场黑屏耻辱的遭遇确实是深深地刺痛了国内对于技术受制于人的痛恨,也加速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替代进程。

  就在该事件之后,现在大家都比较了解的金山公司的WPS和当时的无锡永忠的office产品,这两个产品的日安装量和日活跃用户量开始迅猛增长。但这只是举个例子,说明高科技领域的受制于人和国产替代其实很早就开始了。

  从整个国内产业升级的进程来看,我们刚才也说了,改革开放以来国产替代这件事就一直在发生。但是比较典型的我们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始的制造业生产线替代。那时候基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极低的劳动力成本,我们从国美日等制造业先进地区引进了大批洗衣机、电视机、汽车等一系列家电产品的生产线,开始了典型的以市场换技术的阶段。欧美这些国家和企业为什么愿意把生产线引进到中国?答案就是两个字,利益。

  引进之后在销售端有巨大的市场和规模优势,在成本端我们这里有低廉的劳动力和低成本的交通运输、沟通成本等优势。在这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国内与国外达成共识,推动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大规模成体系的国产替代的浪潮到来。这一轮制造业生产线的国产替代一直延续至今,在刚才说的巨大市场和低廉成本的双重优势之下迅猛发展,推动构筑了我们如今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优势,也有力地印证了我们在制造业国产替代过程中取得的成功。

  第二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始的互联网产业替代。可以说国内最近三十年左右的互联网崛起之路,总体上就是一条模仿与创新之路。我们如今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国内互联网的中流砥柱,大多是在模仿中诞生,在创新中崛起的过程。比如新浪对雅虎的模仿,微博对Twitter的模仿,QQ对ICQ的模仿,淘宝对eBay的模仿,以及滴滴对Uber的模仿等等,这些企业大多是通过对美国硅谷那边领先企业的模仿而取得成功的。这也让当时这一批国产替代的探索者们,被嘲笑是“Capy to China”的优秀实践者。

  甚至我自己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腾讯这家公司并不是那么认同,因为我觉得它的很多产品都貌似是对国内外同行的借鉴和模仿,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真正的原始创新,甚至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同行业的创新氛围。但是后来我对这种模仿式创新的看法就渐渐地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国内这些互联网企业的模仿创新,并不是照搬照抄那么简单,因为你要面对和适应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经济环境这些情况,其中需要不断地试错和改进,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而且近几年来,随着这些互联网企业结合国内情况不断创新和迭代,我们在支付、购物、社交、外卖很多领域的产品创新,都已经逐步实现了赶超甚至领先,反向成为了欧美等国外同行模仿和借鉴的目标,其中的典型是已经收购Twitter的马斯克也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要抄微信,不仅要模仿微信支付的路线,还计划上线语音和视频通话功能,这些其实都是微信比较特色的功能。

  还有Facebook不仅要模仿微信,还要模仿抖音,亚马逊推出类似TikTok的应用程序,还有印度本土的一家公司推出的印度山寨版的TikTok,甚至美国出行领域的鼻祖Uber,它从被滴滴模仿,到现在反过来效仿美团推出外卖服务等等,这些国内互联网行业的中流砥柱,通过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逐渐实现了从模仿到赶超,再到现在的被模仿的转变。我觉得也有力地印证了我们在互联网产业国产替代过程中取得的成功。

  第三个阶段是近几年来在持续加速的高科技技术新材料和相关产品领域的国产替代。这一块我不打算铺开讲,借用二十大报告中的一段话来说,我们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两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我们从这段话可以看到,成果已经非常突出,最后一句定位,我们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业。但是就像一开始说的,外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泛化安全概念,对我们在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芯片领域卡脖子,这背后其实是国际高科技产业竞争的结果。最近国内有一件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事,就是华为Mate 60发布了,搭载了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此同时国外也有一件比较有趣的事,就是在Mate 60发布之后,刚刚结束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部长表示,美国将继续向中国出售芯片,但是不会出售最顶尖的AI芯片。

  综合以上这些情况,结合我们目前已经取得的进步和国际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相信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这个阶段的国产替代,也会取得成果,只是过程需要怎么走,肯定是没有人能预知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方面,从长期视角看国产替代。

  第三个方面站在全球角度看待国产替代的趋势演变。我们先举两个国家的例子,第一个国家是日本,从1971年开始,日本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升级,早期日美双方的互补式生产,也慢慢转变为产业结构的同质化竞争,日本对美国出现持续性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顺差的主要产品从纺织品转变为钢铁、彩电、数控机床、汽车、半导体等美国优势主导领域,于是为了缓解巨额贸易逆差,美国就先后对日本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限制措施。

  比如出口限额或者提高关税,以及强制日本企业到美国设厂等等,并通过寻求日本汇率升值,削弱日本出口的整体优势。日本国内经济因为日元升值导致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经济的停滞。在日美贸易摩擦期间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也迎来了它半导体行业的黄金年代,它的半导体技术和产能飞速提升,甚至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供应方,也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这个背景下,1985年美国指控东芝秘密向苏联出售四台机密机床,并且对日本发起针对半导体产业的301调查,到了1986年又迫使日本签署《日美半导体协定》,到了1987年的6月,又通过《东芝制裁法案》,迫使日本修订它的《出口管制法》,并且对日本存储加征100%的关税。到了1991年,美日再次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新半导体协定》,在这一系列的打压措施之下,从二十世纪九十年始,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同样陷入失去三十年。这就是日本的情况。

  第二个国家是越南,这几年关于越南是否值得投资的观点在雪球讨论的热度也是比较高。

Call Now Button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