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济南友谊葫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章丘八仙葫芦合作社设立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工坊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葫芦雕刻技艺,通过开展公益性技艺培训班、助残上门培训、产品设计提升、非遗研学体验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工坊依托自建的济南葫芦博物馆、葫芦产品制作车间、葫芦技艺培训厅等开展培训、生产活动。同时,工坊成立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自建葫芦种植基地推广葫芦种植,实施技艺帮扶、送艺入村等温暖行动,培养了一批残疾传承人,带动残困人群就业增收。工坊免费开设葫芦技艺培训班 260场,培训残困学员3300余人;开展入村公益培训39场,免费培训残困与待业妇女1950人;设计研发了50余种适合残困人员制作的葫芦工艺制品;安置38名残疾人、脱贫群众就业,助力每人年增收1.5至6万元,带动35户残困户居家就业;与30户农户签订葫芦种植回收合同,助力每户增收2000元至3万元;帮助52名学员实现自主就业。工坊荣获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山东省助残先进集体、济南市扶贫车间、章丘区扶贫示范企业等荣誉。工坊负责人马友谊荣获济南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济南市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章丘传统葫芦雕刻技艺是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是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主要技法有阴雕、阳雕、透雕、平地阳雕等,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产品有艺术品、葫芦酒具、蝈蝈器具、茶叶罐、家居用具等,种类达150余种,产品具有古朴典雅、庄重大气的艺术特色。济南友谊葫芦非遗工坊依托葫芦雕刻技艺,通过葫芦雕刻技能培训、产品研发提升、展示展销等形式,在扶困助残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工坊成立之初,就成立了党支部,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实施扶困助残的运营模式,得到了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残联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工坊以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有针对性提供技术培训、广泛开展技艺宣讲等形式,给困难残疾人提供就业的岗位、致富的技艺。工坊根据残困学员情况,设计了专用的工作间和工作平台,开发了几十种学习难度低的产品,提高了残困学员的技艺难度和产品成品率。工坊免费开设葫芦技艺培训班260场,培训残困学员3300余人;入村公益培训39场,免费培训残困与待业妇女1950人。设计研发了150余种适合残困人员制作的葫芦工艺制品。安置38名残疾与脱贫人员就业,每人年增收 1.5至6万元,带动35户残困户居家就业。与30户农户签订葫芦种植回收合同,每户增收2000元至3万元,帮助52名学员实现自主就业,促进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工坊利用区位优势,加大研发力度,建立起从葫芦种植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葫芦雕刻技艺产品由最初的十几种提升至150余种,葫芦种植品种从几个增加到几十个,开发设计的葫芦产品包含葫芦灯具、葫芦音响、葫芦香薰、酒葫芦等,进入省内多家大型民宿,产品年总销售额达到300万元,高性能、多品类的产品推动了工坊茁壮发展。工坊注重对知识产权保护,大部分作品拥有独立版权。工坊加大销售网络建设,以直营实体店、35处葫芦制品销售点、景区加盟商为销售主体,并和线上销售团体签订平台合作协议连体销售。同时,工坊免费培训传承人和残困人员学习淘宝、抖音等网店店面设置和销售直播平台,带动残困人员参与线上销售,以销售加提成的方式增加收入。
工坊注重宣传推广,以“非遗 + 研学 + 旅游”模式,以短视频、线下活动等为载体,开展传播活动。工坊投入690万元打造济南葫芦文化产业园,建有非遗葫芦艺术馆、非遗传习所、葫芦主题民宿等,是省内首个涵盖吃住研学游为一体的葫芦特色主题园区。开展非遗旅游、葫芦观光游等年均30余场次,开设葫芦农耕文化和葫芦雕刻技艺为主的非遗研学体验课,年接纳学生2万余人。设立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葫芦雕刻技艺保护传承动态、产品研发信息。在央视1套《新闻联播》、7套《致富经》、10套《匠人匠心》、山东卫视《齐鲁先锋》《山东新闻联播》等栏目宣传工坊事迹。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小小非遗葫芦主题书画大赛”、与济南市残联共同承办“友谊葫芦杯”残疾人知识竞赛、与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花画委员会共同举办第二届“小香山”杯葫芦精品大赛,推动技艺传播。
工坊以扶困助残为己任,以非遗技艺传承为主业,将产品产销、葫芦种植观光、研学研培进行一二三产业联合,做精葫芦雕刻技艺,做强葫芦产业,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扶困助残成效显著。章丘区十八盘村农民黄允强,20岁时因意外双腿瘫痪,通过工坊学习技艺,成长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自己的葫芦雕刻工作室,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村里十几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荣获“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章丘区文祖街道文祖北村脱贫户马桂琴夫妇都是聋哑残疾人,马桂琴被安置到工坊就业,年增收3万元左右,其丈夫签订居家就业协议,以酒葫芦制作进行居家就业。山西省晋中市的残疾双胞胎姐妹陈蓓、陈蕾学习技艺后,回乡开办山西蓓蕾葫芦工作室,带动15名妇女就业,成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和省市奖项。